军魂永驻:红五军团研学:陈伯钧:军中日记第一人
陈伯钧酷爱读书,他是带着一批舍不得轻装的书踏上长征路的。除军情急迫以外,只要形势稍缓,他就不放过机会收集书籍。到兄弟部队参加会餐,他在结束后去军部找书籍,虽只找到一本书,也被他记在日记上。驻军阿坝的一个多月,他也去各处搜集书籍,果然在一位办过红军学校的同志那里
陈伯钧酷爱读书,他是带着一批舍不得轻装的书踏上长征路的。除军情急迫以外,只要形势稍缓,他就不放过机会收集书籍。到兄弟部队参加会餐,他在结束后去军部找书籍,虽只找到一本书,也被他记在日记上。驻军阿坝的一个多月,他也去各处搜集书籍,果然在一位办过红军学校的同志那里
秦岭北麓,嘉陵江畔,曾是青年学子参加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一方热土。1997年,当501部队原址上飘起第一面军训旗帜时,就注定这片土地会成为三秦大地国防教育的"红色坐标"。从最初承担学生军训任务,到2003年被宝鸡市军地联合命名为"学生军训基地",再到2006年
来到“雪域老兵吧”,总想从“雪域老兵吧”寻找到和我居住一个地方的西藏退役老兵,幻想着一旦找到了,就会有“故乡遇藏友”的感觉。那种感觉肯定是欣喜的,是激动人心的,是十分珍贵的。上一回找到了“藏二代于雁军”确实印证了我的猜想。这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名叫郑学勇
他是邵阳市第四中学综治办副主任,也是一名体育教师。1998年,18岁的邓发华怀揣报国理想入伍服役,8年军旅生涯中,他多次获“优秀士兵”"三等功”嘉奖,更在党旗下立下终身誓言。2006年复员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将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融入校园,用12年时光书写了一段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国防观念,5月19日,德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后塍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同组织开展“‘德’润校园,‘塍’护未来(第二季度)——‘六一’童心系国防,军魂启迪励成长”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沉浸式、互动式教育
五月砺剑,热血铸魂。为讲好鲁艺故事,筑牢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5月14日晚,延安文艺纪念馆联合延安新闻纪念馆走进驻延某单位,开展"鲁艺薪火淬军魂·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精神,阳泉市矿区赛鱼街道井沟社区与赛鱼小学携手举办“军魂耀校园 薪火永相传”主题宣讲活动。邀请退役老兵毛振勇走进校园,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比较火的词条“村支书为了宣传有多卷”,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北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彬就是其中特别卷的一位。从短视频里到直播镜头前,他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荐着家乡的美食美景,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活力。
观夫军魂之源、溯古迄今。裔周之际、金戈马、将士披坚执锐、守彊土于烽火;秦汉之时、旌旗蔽空、儿郎征战四方、拓版图于万方。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少年壮志震匈奴;岳武穆精忠报国、怒发冲冠、“还我河山”铭丹心。皆军魂之闪耀、贯日月而照千秋。
5月13日,由乌兰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红色基因永传承 强国复兴立新功”主题活动走进63850部队军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太本站学校60余名学生受邀参加。猎猎红旗映朝阳,少先队员手执少先队旗、共青团旗和党旗整齐列队,与军营的
题记:从太行山剿匪的冲锋号到电商时代的直播间,从战场上的炒面袋到文化节上的青麦礼。延津西街王氏家族用三代人的传承诠释着,最硬的脊梁,往往藏着柔软的乡愁;最滚烫的青春,时刻都在追光……